28岁单身女孩说:男友让我买房,父母让我出陪嫁,我在自娶自嫁吗?

?水瓶座♒?

?水瓶座♒?

不要理会他们的无理要求,男朋友为什么不买房子呢?父母也不出彩礼,我觉得这只是你在配合他们而已,如果你觉得幸福指数不高,那么就一个人过吧,又有房子又有经济能力,为什么要踏入到这样委曲求全的婚姻当中去呢?

winterluye

winterluye

这样的女孩真是悲哀,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不了主,自己的父母没办法改变,但是男友完全可以换人呀。

VV-Wong

VV-Wong

我觉得这样对你来说非常的不公平,而且我觉得你也应该和自己的男朋友商量一下,你可以出陪嫁,但是男方也应该有所表示。

go for it

go for it

遇到这样的父母和男友是女孩的不幸,说明这是一场不合适的婚姻,应该及时放弃。

[已注销]

[已注销]

余华曾经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:“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,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。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。”

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唯一感受,哪怕是一母同胞,命运、经历、情感也会完全不一样。

没有谁能够拍着胸脯说,我理解你的感受,我知道你的痛苦。

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”,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实。

有时候我觉得,像我这样每天写着不同的情感故事,也是一种幸运。因为读者的倾诉,让我单一的人生经历有所丰富,我可以知晓到更多以往没有经历过的人生。尽管只是在记录,我也会用心地、尽力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。

这样做的结果,让我触摸到很多别人匪夷所思的经历,对不一样的人生有了极大的包容和接纳。

不相信、不接受,只是因为没有经历,并不是它不存在。

但就是这样,看着倾诉人身陷情感困境,还是会感到无能为力。因为,你怎么用心去体会,毕竟不是亲身经历,又由于与倾诉人经历和认知的不同,双方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的。

一个人对感情的处理方法,大多来源于原生家庭父母的相处方式,在家庭中得到关爱的程度,以及后来的自我成长。

一般来讲,如果在家庭中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人,成年之后,要么把别人给予的一点点爱,也许并不是爱仅仅是喜欢扩大化,深陷其中不能自拔,就像《奇葩说》中柏邦妮与马东的对话。

柏邦妮说:“心里一个很多苦的人,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。”

马东说 :“你错了,心里有很多苦的人。只要一点点甜就可以填满。”

只要一点点爱就足够温暖缺爱的内心,并疯狂地为对方付出所有。

要么,就会对爱敬而远之,不敢触碰、害怕受伤。因为很难再相信爱,也就不再奢求可以遇见爱。内心却是渴望的,却又要装出“我不需要”的高冷。

如果原生家庭给了我们关于爱的很好的示范,我们得到幸福的机率就高一些;如果原生家庭有毒,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,我们获得幸福的道路就会很曲折,会很辛苦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必须学会独立,自身强大了才不惧伤害;还要学会谅解,不再抱着怨恨继续生活。

只有这样,你才能获得幸福。

今天写这篇文章,是因为前两天,有位读者给我写了一段长长的留言。

方蕾(化名)在留言中说,因为疫情的关系,回老家过年的她与男友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见面了。尽管每天都在视频,但那种感觉还是不如面对面来得更温暖。

就在前一天晚上,男友突然说,真的好想跟你结婚,好想天天都跟你在一起。

第二天早上一醒来,方蕾的银行卡上就多了20万块钱,接着就接到男友的电话,男友说,这20万是他的全部积蓄,等疫情结束之后,他们就去定一套房子,准备结婚。

方蕾说,她激动得快哭了,遇到对的人,不需要说太多,只需要一个眼神,就能知道对方的心思,都愿意为对方付出。

这是她在前一段爱情中没有体会过的。在那一段感情中,方蕾觉得自己一直在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下度过的,时刻担惊受怕,怕那份爱会突然消失。

方蕾的前一段恋爱,是她在刚参加工作后不久。

进入公司,她被分配到前男友任组长的那个小组。没多久,她就感受到来自组长异乎寻常的关心,时时会有一道目光注视着她。

从那时起,她受到组长无微不至的关心,从工作到生活,组长都充当了导师和大哥哥的角色,让刚进社会的方蕾觉得非常温暖,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。

方蕾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。刚出生,奶奶见是个女孩,气得要将她送走。

父亲听奶奶的话,也动了遗弃的念头。是母亲不忍心,求着奶奶把她留了下来。

可因为留下了她,家里的生育指标被占用。如果再生就属于超生,要罚很多钱。为这,母亲经常被奶奶骂。

为了生男孩,奶奶逼着母亲躲到外地生产。整个月子都没坐好,身体落下了一些病痛。后来因为时时的病痛,母亲对方蕾也有了些怨言。

当父母带着弟弟回到家乡,还是被罚了钱,这笔账记在了方蕾头上。

家里这么多怨气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,可想而知,方蕾在家里的地位。那真是爷奶不疼,爸妈不爱,连小弟弟都能欺负她。

方蕾记得很清楚,有一年弟弟过生日,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。方蕾闻着那股浓浓的奶油香味儿,实在没有忍住,就用手指在蛋糕不起眼的地方,抹了薄薄的一层放进嘴里。

弟弟见了大叫一声,方蕾还没咂出什么味儿来,就被奶奶一巴掌打在脸上,扇得方蕾眼冒金星,一头栽倒在地上,半天没有爬起来。

爸爸嫌她躺在桌子边妨碍弟弟过生日,把她拖到了厨房。方蕾听着大家为弟弟唱着生日歌,捂着脸默默地掉眼泪。那一年,她才8岁。

方蕾说,她的出生对于家庭来说,简直就是有罪的。爷爷奶奶不喜欢她,爸爸也看她不顺眼,只有妈妈可以为她说话,但每次开口都会被爸爸一顿痛骂。

后来,母亲也不敢为她说话了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母亲是全职主妇,根本没有说话做主的权利。

从那时起,方蕾就决心要早日脱离这个家庭,去外面读书,越远越好。结果,绕来绕去,她还是留在了本地,一来离家近,学习成本低,二来还能帮家里做点事。

在这种家庭长大的方蕾,心里是苦的,所以组长给了她一点点关心,她都诚惶诚恐,一边渴望得到组长更多的爱,一边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组长的爱。

“他那么优秀,那么出色,怎么可能看得上我?”

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下,方蕾表现出对这段感情异乎寻常的看重。她几乎掏出自己的心来对待组长,对组长好到发指的程度。

她会为组长做饭,为组长买衣服,为组长收拾房间、打扫卫生。为了爱情,她几乎付出了所有。

终于等到组长说,要跟她结婚。方蕾开心极了。

她把结婚的想法告诉了家里,父母在见过组长后,同意了他们的婚事。

只是父母说,家里没钱,需要方蕾在婚前给家里10万块钱,到时候,家里陪嫁一台车给她。

父母对她的态度从她能挣钱,并一步步升职加薪开始,就有了一些变化。

这些年方蕾在社会上打拼,也成长成熟了不少。与父母的恩怨也化解了不少。但要让她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,与父母亲密相处,还是有难度。

她答应了家里的要求,希望能尽快与组长结婚,脱离这个家。

组长也说,以后每个月会把多余的钱交给方蕾,让方蕾存起来,两人一起买房子。

可一年过后,组长一共才给了方蕾两千块钱。方蕾苦着个脸说:“你的钱怎么这么少呀?要存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子?”

组长说:“我都愿意娶你了,买房的钱你就多攒点呗。”

方蕾听了这话,突然觉得有些不舒服。

有一天,在外面奔波了一整天的方蕾回到公司,突然听到组长,现在应该是副总监的男友正在与人聊天。

“我现在真的犹豫不决,我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跟方蕾结婚。最初,我只是很同情她。我关心她帮助她,可也说不上是爱。只是她对我很好,好得让我又不忍拒绝。要与她结婚,我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。”

听到这番话,方蕾难过极了。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两天后,与前男友解除了婚约,并离开了原来的公司。

有一年多时间,方蕾都在一种觉得自己很没用、很差劲的心情中,她觉得自己真是糟糕透了。那段时间,她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,当她读到这样一句话时,她突然想明白了。

“如果你不能改变别人,那么就自己做出改变——即使他们一成不变,即使他们对你的影响深远,你仍然可以做点什么,逐渐摆脱他们对你的负面影响。你只要坚持努力就好了。”

从那以后,她就成了一个“正念念”小姑娘,任何事情她都会从很积极的一面去看待,抛弃所有的负面情绪,冷静客观地去处理。

也就在这个时候,她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。他被方蕾身上那股乐观的精神所打动。

法国思想家蒙田《随笔》中写道:“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。”

方雷明白,因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,她把上一段感情当成了救命稻草,死死地护着这一份可以给到她一点温暖的爱。

因为没有得到过爱的人,才会死死地抓住所谓的爱。可当自己过度付出,却把别人吓得退避三舍。

而在这一段爱情中,她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上。经过这几年的打磨,她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价值。她不会再为了得到爱而卑微地付出。

有人说,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,都不是偶然。有的来欣赏你,有的来心疼你;有的来利用你,有的来折磨你;有的来修炼你,有的来教育你。

但无论是来修炼还是来折磨,只有你自己强大了,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扛得住、想得开,也才会把任何一种生活都过得幸福诗意。

因为无论你身边出现过谁,都是会变化的,唯一不变的,只有你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