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月就分手的感情,谈了三个月恋爱就想分手

人间不值得

人间不值得

在过去,人们对爱情终点的期待,是一份长期稳定的婚姻,是「白头偕老」、「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」;但现在,人们对亲密关系的选择越来越多,维持一段恋爱关系的时间也越来越短。

那些频繁恋爱,每段恋爱都不超过一年、甚至不超过半年的爱情,被称为「速食爱情」。

这种爱情模式被认为像速食快餐一样,时间短,过了美味期就结束。也常常被人调侃为渣,「得到就分手,不珍惜拥有。」

但当我们将吃速食的概念与模式套用在爱情观上,年轻人的速食爱情真的等同于廉价和不负责任吗?

根据DT财经《2020青年「理想爱情」报告》,95后和00后更看重忠诚和陪伴,其次是理解。但与此同时,被认为是「太自我」的90后和95后,又最愿意为爱情做出牺牲。

这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:「爱情的新鲜感和责任感是对立的吗?」「一段爱情的质量,是由时间长短决定的吗?」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交往是认真的吗?」「人们追求爱情,本质上到底是在追求什么?」

这一次,我们邀请了3个「速食爱情」者,聊聊他们对速食爱情和亲密关系的看法。

Jerry

#26岁 #研究员

以前每次看到朋友圈有人秀恩爱,说两个人在一起三周年、四周年,就会觉得好羡慕,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异类。

为什么别人都能谈好几年的恋爱呢?为什么我谈了十几段,但每段都不超过半年?是不是我的心理有什么问题?我需不需要去做什么心理咨询?

这些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久,可能一直到两三年前,我才慢慢意识到,其实自己只是选择了一种和主流不同的恋爱形态,并没有做错什么。

按我朋友的说法,我喜欢的人都是一组俄罗斯套娃。除了高矮胖瘦不一样,基本上都是小眼睛,戴眼镜,而且无一例外,我和他们的恋爱情况基本上都是在进入稳定期后就结束了。

虽然在传统社会中,一段想要长期发展的关系必然会进入稳定期,而且稳定的状态已经被视为一种安全感和忠诚感,但只要对方在感情中表现出过于稳定的状态,我就会开始产生条件反射般的抗拒,然后默默在心里为这段关系拉响警报。

我实在无法理解,为什么两个人明明只是谈了一两个月的恋爱,对方却表现得像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。

这么说真的好像渣男(笑),但这确实是我的恋爱雷区。

有很多人在进一步推进亲密关系的时候,都会慢慢向另一半放下戒心,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,这是好事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麦瑟尔夫人。于是大家可能会从素颜开始,然后打扮也渐渐随意。以前约会迟到,十有八九是因为不知道穿什么衣服配什么帽子,但现在迟到,肯定要么是睡过头,要么就是路上堵。

如果仅仅是这样,我还能勉强忍受,偶尔偷一下懒不洗头,这种事我也做过。但如果两个人开始同居,那这段关系基本上就很难再回到过去。因为一旦生活在一起,对方的私人生活就会360度无死角地暴露在我面前。

之前有一个对象就喜欢脱了袜子到处丢,内裤也直接丢洗衣机,但这些都还好,我看到了可以自己捡起来,但有一点我不行,就是他头发长了不剪、胡子长了也不刮。天啊,你在家里放飞自我没关系,但出门总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吧?后来我委婉地暗示过他几次这样不太好看,但他依然我行我素,无动于衷。

也许这些看起来都是很鸡毛蒜皮的小事,但正是因为每天都有这些小事不断堆积、堆积再堆积,才会一点又一点地淹没掉一个人的吸引力,和这段关系之间原有的张力。

更令我窒息的是,即使两个人不同居,对方也会默认他有权利占领和入侵你的一切,包括你的时间,你的空间等等。和喜欢的人一起吃饭、逛街、拍照,这当然没问题,我也很乐意,但问题是一天24小时,我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独处的时间。

有一次我和一个对象就是因为这种事吵架的。我希望两个人可以稍微有点边界感,比如我可以有自己的时间看看电影,做一下我的研究,但他一听就很生气,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要自己一个人做这些事,张口就是必杀句:「你变了」「你是不是不爱我了」「你就是不爱我了」。

那我还能说什么,「你玩晒啦。」(注:粤语,意思是话都给你说了,我无话可说)

但那次我还是耐着性子哄了他,只是以后再碰到这种情况,我就会闭口不谈,直接绕过。当我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时,我就会在手机上跟他说「先睡了,晚安」,然后放下手机,打开投影仪,开始看电影。

其实在每段感情的初期,我都会很上头,甚至会对它充满美好的幻想和期待,但当它逐渐变得一地鸡毛的时候,我就会慢慢冷静下来,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对方分手。

出于身份的关系,我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这样挺正常的,反正也没有结婚生子的压力,尽情享受恋爱的美好部分也不为过。

现在社会上主流的传统爱情,好一点的结局,可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,说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;不好的,要么整天鸡飞狗跳,要么一潭死水。

婚姻在我眼里更多只是一种社会产物,跟社会的发展有关,但是跟爱情没关。结婚意味着组成家庭,让社会的个体抱团取暖。更大胆一点说,那些走进婚姻的年轻人不过是在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,生儿育女,避免社会老龄化。

但是就像去年很火的英剧《normal people》,和之前很火的美剧《modern love》,现代的爱情可以有很多形式,比如同性恋、有感情基础的婚外情(排除社会道德的角度)、还有我这种速食爱情。

反正不管是什么形式,能够在21世纪这种悬浮时代享受到爱,哪怕只有一刹那,就挺好的。

赵宁

#25岁 #时尚记者

性、爱、关系、婚姻,是四种东西,是完完全全可以分割的。

我经历过的,一个女孩子,只说过两次话,从来没见过面,问「要一块睡觉吗」,就来我家睡觉了。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上班族,腼腆内向,没有说太多话,抱着哭了一场就睡着了。既不是糜烂滥交,也不是饥渴随便。

人是非常复杂的,用标签来骂人太容易了,但是非常愚蠢。

我差不多从19年夏天开始吧,在一段很深的恋情结束后,就放弃长期的稳定关系了。然后在接下来一年多两年不到,断断续续有八九段短期恋爱。长短从一个月到8个月都有。

在同一时间,我只会有一段恋情。但我不会完全投入进去,时不时会刻意抽身出来,保持一定距离。「把自己放在另一个人身上是非常危险的」,「让对方把自己放在我身上对她也是非常危险的」,因为全投入会形成期待嘛,有了期待就会有失望,爱情产生的失望是他妈的可以致命的。

有遇到过一个很少恋爱经验的女孩,她前两段恋爱都不算太愉快。对恋爱的态度既投入又悲观,不是主动地要短期恋爱,只是觉得所有恋爱都是短期的,所以非常认真和珍惜。她总有一种随时都准备好被分手的悲壮感。因为我们互相不会向对方索要未来承诺,所以相处得很轻松,反而跟她维持的时间最长。我们的关系属于那种永远仰面浮在水面上晒太阳,不用力沉底也不上岸的类型。

追求短期恋爱关系,并不是追求时间短,一段完整的关系可以划分成8个阶段:


1.了解。通过闲聊或者看对方的一些状态,了解对方的信息。


2.吸引。喜欢对方的某些特质 。


3.持续交流,陪伴共鸣。


4.想要参与和占有对方,想要对对方付出关心和爱,但是多了就会造成压力。


5.形成期待,对对方有一些「应该做哪些回应」的期待 。


6.进入社会模式,也就是达成「男女关系」、「未婚夫、未婚妻关系」、「夫妻关系」。


7.在社会模式里碰壁,因为里面充满了「要求和被要求」、「和预期不符」、「契约被打破产生的背叛感、忽视感、嫉妒感」。


8.脱离社会模式,因为经历过社会模式的关系,已经形成了一套「高期待」,就算分手了离婚了,仍然放不下对方「破坏期待」的怨念,对社会模式认同得越多,就越恨前任。

而短期恋爱就是追求把关系维系在阶段4以内。

短期恋爱本质上是想要尽量享受爱情,想撇开爱情后面的家庭、责任、房、车、钱、婚姻、父母,不是说组成家庭不好,各有选择,我选择了爱情,但不选择家庭和婚姻。所以一旦有「我的一生就托付给你了」的苗头,就得结束了。

通常处理办法就是让关系慢下来,对方如果抱着想要白头偕老的态度找对象,也能感觉到我不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,慢慢就不联系了。

会有些惋惜,但不会后悔和想挽回。

我不打算结婚,我不同意亲密关系里面的情感绑架,它当然不应该是绑架应该是自发的,但是一旦进入里面,就相当于签了一份默认的契约,里头有非常多条款我是不同意的,但是它是打包签售的,做不到全部就会伤害到另一半。

我有对人友善的能力,没有足够的爱人的能力,没有能力做到不伤害别人,所以一旦对方进入到「爱我」的程度,我就得终止,让自己滚蛋。

不喜欢亲密关系的另一个原因,是它会剥夺我crush(注:crush,即「短暂地、热烈地但是又羞涩的爱恋」)的权利。

上大街,随便到上海几条所谓「时尚潮流」人士聚集地、美术馆、艺术中心、梧桐散步区,你很容易发现有很多妖魔鬼怪,但也有很多把自己收拾得很得体,神态很干净的人。作为一个土包子,对这些人动心太容易了,一小时crush十八次,每次三秒到10分钟,就想多看几眼。

这种远距离的火花时刻非常难得,一旦接触通常都会明白大家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,所以保持在crush阶段也很重要。

再次重申,(我的)短期爱情不是追求时间短,而是追求「道德规训和法律契约来要求为爱无私奉献」之前的那段人和人之间的连接。

爱情的悖论在于,爱情会诞生无私,无条件把自己的钱、时间、经历、喜怒哀乐都倾倒在另一个人身上,「要我的命吗,拿去吧。」可是如果一旦是人为地要求爱情无私,它就失去了无私里面的自发性,就崩溃了、没劲了、不纯粹了。

这也是爱情傻逼的地方,它用大把的要求来要求爱情,以至于轻而易举就杀死爱情。

短期恋爱本质上是一种自私,长期恋爱本质上也是一种自私,没有什么东西本质上不是一种自私。要爱情无私是一种愚蠢的要求。

另外,那些经济、房车、家务、分工,完全是契约关系,好好学法、好好理财,不要跟爱混为一谈。

另另外,那些性别观念、政治站队、三观四观五观六观契合,是智识交流,好好学公共讨论、逻辑学、普世价值知识点,也不要跟爱混为一谈。

乔拏

#20岁 #女子大生

第一次谈这种速食恋爱大概是在初中,一直到现在大概谈了
六、七段,大部分恋期都只有一个月,最长的可能也就两个月。

两个人在一起,只要有过开心的时刻就够了,为什么非要追求永远都这么开心呢?让自己开心已经很难了,更何况是拉着另一个人陪你一起开心。

对待感情我是认真的,也很坦诚。想知道我的情史可以,遇到问题也想办法解决,就连最后分手,我也会好好感谢对方,告诉他分手并不是他的问题……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前任骂过我渣,有的甚至还和我成为了朋友。

时间的长短,经历的多少,从来都不应该是评判一段关系是否完整的标准。谈过这么多次恋爱,我已经非常熟悉人们是如何一步步按部就班地走完「好感—暧昧—确认关系—恋爱—分手」这一套流程,这本身非常乏味。

对我来说,支撑关系的唯一支点就在于对对方的好奇心。当我喜欢一个人,我的时间、精力、爱意,都可以完全交付给对方,只希望这个人能够多给我一点点惊喜。

毕竟爱情的本质就像猫追尾巴——能追到的只有空气,真的追到尾巴就不好玩了。情投意合当然很好,但是不断试探的那个过程会让我觉得像捕猎一样兴奋,因此我觉得这比性瘾要接近原始的兽欲。相比起来,性瘾最多只能算是现代病。

不过很可惜,大多数人都经不起了解。哪怕我喜欢的人基本上脑子都挺灵光的,但一个月相处下来,新鲜感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,而且很多人在进入一段关系以后,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干涉我的生活和隐私,或者向我索要承诺。

他们都喜欢说一些类似「我们可不可以一直就这样」这样的话,有一任甚至很直白地问我:「你会喜欢上别人吗?」

这些话看似是在撒娇,实际上让我压力很大。和一个人长期捆绑在一起的想法让我觉得很可怕,必须要对一个人做出承诺也很可怕,无法做出承诺时,对方的负面反馈更可怕。

我害怕让别人失望,也害怕类似「永恒」「长久」「一辈子」之类的字眼,会让我有一种羊入虎口的受害感,这可能是受到我爸妈的影响。

小时候我爸对我的要求很高,给我制定过条款翔实的家庭计划,搞积分制。比如小学考试,他会规定考双百加几分,一科一百加几分,没有一百就不加分,到了中学就是看年级排名,平时还有做家务,不做家务要倒扣分。

具体结果怎么样不记得了,反正一次都没有兑现过奖励,日常还会经常因为各种小事被我爸阴阳怪气。

另一方面,我爸妈的关系很扭曲。他们占有欲都很强,两个人动不动就吵架。有时候我妈要是晚回家没报备,就会受到我爸的冷嘲热讽。他们分居离婚的次数,加起来多到两只手都数不过来,但还是固执地分分合合。

印象中我爸还打过我妈,有一次他们打坏了一张桌子,中间的玻璃碎了一大片。为了制止他们,我直接站到桌子上,让玻璃扎进我的脚里,然后他们看到我的脚流血了,就不再吵了。

这种操作很极端吧?但除了通过伤害自己去引开他们的注意,我也想不到别的办法。

所以与其说我只想要短期的恋爱,不如说我在目前的人生阶段缺乏处理长期亲密关系的能力。

说到底,能够同甘共苦的灵魂伴侣是电视剧,「真爱」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概念,要求别人为自己做到同甘苦共患难的不是真爱,而是胁迫。还有人认为「真爱」就该天长地久,我不是非常理解这种夸大的必要性,承认爱会消失有那么难吗?

不过,我也愿意承认,在某一刻的爱意是真实的,速食爱情也是一种爱情。

更何况爱情本来就是私人的事,大多数情况下不涉及公序良俗,即使真的涉及到了,那很多道德观也早就是上世纪的道德观了,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。

如果有人因为一个短期恋爱就指责我自私、没责任感,那我也不在乎——拜托,谁谈恋爱是抱着耶稣救世的宏愿去谈的啊。